最新消息显示在全站导航条下方,非常给力的推广位置

 分类:自然科学

摈弃迷信教条,崇尚科学开明,理论联系客观实际,如此才能尽最大得可能对自然界及人类做出详尽的描述。
探寻汉字起源,追求名字效应。

古人对天体日月的认识

古人对天体日月的认识
周天度数 天体至圆,周天(绕天球大圆一周)365度235分是也。凡一度,合940235分,合2932里。周天积1070913里,径356971里,为周天之全数也。天体至健,绕地左旋七政(日月五星),日月同运而不及其捷,故渐退而反似右耳。如蚁行磨上,磨疾蚁迟,天一昼夜绕地一周365...

楊昌達 3年前 (2022-04-03) 2484℃ 3喜欢

槐树的前世今生

槐树的前世今生
网络传言,槐树是鬼树,阴阳宅都不宜栽种。然而,槐树在历史进程中所赋予的文化内涵,与今天的说法却完全不同。 槐,与“懐”同音。懐,简体字“怀”,有如下含义:思念、招来、安抚、包容。于是,“槐”也就具备了“怀”的含义。古代宫廷种植槐树,寓意虚怀若谷,招贤纳士。继而延伸,槐树也就具备了...

楊昌達 3年前 (2022-03-28) 1860℃ 8喜欢

论夜子时与早子时之谬论

论夜子时与早子时之谬论
  明末清初顾炎武的《日知录》说:“古无所谓‘时’,自汉以下,历法渐密,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。盖不知始于何人,而至今遵用不废。”古代没有时辰的说法。东汉以后,历法逐渐详细,才把一日分为十二时辰。但不知道出自何人,至今沿用,兴盛不衰。   清朝沈涂山的《星平大成》说:“余初不明一‘...

楊昌達 3年前 (2022-02-01) 2681℃ 2喜欢

论昼夜十二时辰五气的厚薄转变

论昼夜十二时辰五气的厚薄转变
  用于人事活动,时间被整齐地划分则有利于管理,比如8点上班、9点20分开会、火车12点21分开。如果用于阐释自然规律,整齐划分的时间就不能体现五行之气的厚薄。清晨温度低,随着时间的推移,温度逐渐升高,过了中午,温度又逐渐降低,这是自然界的一个渐变的过程。打个比方,两省交界的农田...

楊昌達 3年前 (2022-02-01) 1711℃ 2喜欢

一夜五更与鸡叫三遍

一夜五更与鸡叫三遍
一夜有五更。 一昼夜12时辰,24小时,96刻钟。每时辰2小时,每刻钟15分钟(朝代不同,更点也有略微差异)。 一更,又叫甲夜、一鼓,戌初一刻起,至戌正四刻止,即“19点0分起,至20点59分,止” 二更,又叫乙夜、二鼓,亥初一刻起,至亥正四刻止,即“21点0分起,至22点59分...

楊昌達 3年前 (2022-01-29) 2786℃ 5喜欢

一日百刻的渊源,及其蕴含的用途

一日百刻的渊源,及其蕴含的用途
  《隋书•天文上•漏刻》记载:“昔黄帝创观漏水,制器取则。其后因以命官,《周礼》挈壶氏则其职也。其法,总以百刻,分于昼夜。冬至昼漏四十刻,夜漏六十刻。夏至昼漏六十刻,夜漏四十刻。春秋二分,昼夜各五十刻。”   说明中国周代就已经开始使用漏刻计时。几千年来,一日100刻制被普遍采...

楊昌達 3年前 (2022-01-29) 2517℃ 7喜欢

新造汉字与传统汉字的能量区别

新造汉字与传统汉字的能量区别
  史前仓颉造字为发端,商朝官用甲骨文,历经演变,到今天的宋体,在3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,百姓吟颂,文人舞墨,使得汉字内有魂,外有神,有血有肉,神形兼备。  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,近三百年来,西学东渐,又造出了很多新字,尤以化学领域为最,比如:“氢、氧、氮、氨、氦、氩、氟、氕、...

楊昌達 3年前 (2022-01-20) 760℃ 1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