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显示在全站导航条下方,非常给力的推广位置

新造汉字与传统汉字的能量区别

人文 楊昌達 761℃

  史前仓颉造字为发端,商朝官用甲骨文,历经演变,到今天的宋体,在3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,百姓吟颂,文人舞墨,使得汉字内有魂,外有神,有血有肉,神形兼备。
 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,近三百年来,西学东渐,又造出了很多新字,尤以化学领域为最,比如:“氢、氧、氮、氨、氦、氩、氟、氕、氘、氚、钙、锂、钛、铯、钇、钚、镁、锰、镍、镥、铕、啤、砼、碳、熵、巯、羰……”等等。这些字,专字专指,流传时间短,没有能量。
  《康熙字典》成书于300年前,上述汉字都不在籍。
  还有一些新造字,双音节,一字二音,比如糎,读厘米;籿,读分米;瓩,读千瓦;兞,读毫克,等等。这类字表示计量单位,专字专指,不能用于人名。
  2017年,中国再次公布新造字:金+尔,读尼;石+田,读田、气+奥,读奥。这类字更不能用于人名。
  传统古字,年代久远,历经演变,含义丰富。用于人名,才能起到辅助人生的效用。比如“安”字,一直从商朝的甲骨文传到今天,历经3000多年,所以,其能量场非常大。
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新造汉字与传统汉字的能量区别

喜欢 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