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显示在全站导航条下方,非常给力的推广位置

详解丧仪中的“的呼”一说

趋吉 楊昌達 173℃

  “的呼”一词,一听就是出自古代巫术,而非术家之手。明代《秋江先生文集》记载:“人死之家,持术书者指为某甲之日,某生之人为的呼。某甲之时,某生之人为正呼。父亡而子避其丧,夫死而妇止其哭。术士取主人之饮食衣服,以祀其鬼。”
  何谓“的呼”?的,四声读帝,本义是指目标人;呼,召唤、呼喊。组合起来就是特定的目标人悲痛呼喊。
  古代术数记载,某日或某时,小殓(穿衣)、大殓(入殓、入棺、进材)、安葬期间,特定的人是不能呼喊死者的。比如甲子日将死者抬入棺木,孝子会喊道:“娘,入棺,不要害怕。”倘若呼喊者生于辛丑年,那就犯了“的呼”,必将遭殃。
  至于呼喊死者,各地习俗可能有所不同。一般而言,为死者小殓穿衣、大殓入棺、出殡安葬都要呼喊死者不要害怕。还有,小殓当天晚上,或出殡的前一天晚上,孝子举着引魂幡,到十字路口烧纸招魂,也要呼喊死者。丧仪遇此,当日犯“的呼”之人不可呼喊。
  《协纪辨方书》曾驳斥:“俗误于其说,孝子生命值被呼者,甚至不亲殓,不临穴,败俗伤化,莫此为甚。而考其所忌之日,又毫无义理,殆(几乎是)术士捏造中之尤不通者。外此又有通忌之命,取本月建、破、平、收,而谓有服者则不忌,皆属谬妄,今皆删之。”因此,清代钦天监奉旨删除。今列于下,以解读者迷茫。
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详解丧仪中的“的呼”一说

喜欢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