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支香被点燃后,称作一炷香。
敬拜神灵,无事无非可以点燃一支香,用以表达敬意;有所诉求,可以点燃三支香,向神灵许愿。
也可以不查数量,整把点燃,这叫整把香。点燃整把香,自然可以向神灵诉说。
敬神为什么要点燃三支香,或一支香呢?
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祗,即玉清...
楊昌達
3周前 (04-04) 35℃
0喜欢
有关焚香祭祀,目前可考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先秦文献,但原文并未直接提及“烧香”,而是“槱”、“燎”、“燔”。
成书于春秋时期(前600年左右)《诗经·大雅·棫朴》载:“芃芃①棫②朴③,薪④之槱⑤之。”
①芃芃:读péng。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。
②棫:读yù。...
楊昌達
3周前 (04-04) 55℃
0喜欢
香道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,形成了”香之品、香之异、香之事、香之法”四大核心体系。现存典籍中,唐代《三洞枢机杂说·通灵真香法》首开香事先河。宋元时期是香学高峰,沈立著有《沈氏香谱》、洪刍有《洪氏香谱》、陈敬有《陈氏香谱》等专著。明代周嘉胄《香乘》集历代香学...
楊昌達
4周前 (04-02) 44℃
0喜欢
临终“得继”源于周代的宗法继承制,是代际责任的终极传递。继承从来不是孤立的,中国人以孝为本,首先要尽孝,然后才能继承,这是深植华夏血脉中的伦理基因,故孟子曰:“不得乎亲,不可以为人。不顺乎亲,不可以为子。”所以,“得继”也是“得济”。济,是照顾、抚慰的意思。
得继是双关语...
楊昌達
2个月前 (03-03) 46℃
0喜欢
发轫于周代的”五品”礼制体系,以”父子有亲、君臣有义、夫妇有别、长幼有序、朋友有信”为人伦纲领,构建一套以伦理关系为基石的宗法社会体系,为华夏文明的价值观念奠定了一系列制度原型。其中“父子有亲、长幼有序”的伦理秩序成为后世家族的...
楊昌達
2个月前 (03-01) 78℃
0喜欢
不将,全称阴阳不将。所谓将,就是气势强壮的意思。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,无论阴炁强壮,还是阳炁强壮都不理想。阴阳二炁自然搭配,不偏不倚,才会催生吉祥。这种最佳组合的干支,称作阴阳不将。
要想弄明白阴阳不将的推算方法,首先要大致了解一下月建,以及月建衍生出来的月厌和厌对。
...
楊昌達
2个月前 (02-17) 40℃
0喜欢
为人择日,黄历常有“受死”一日,令人恐惧。今特写此文,深究其源。
查阅古籍,北宋《武经总要·后集·卷廿一》,以及《六壬大全》,对此均有记载:“凡受死日凶,正月戌、二辰、三亥、四巳、五子、六午、七丑、八未、九寅、十申、十一月卯、十二月酉是。”但都没有阐述其道理。
“受死...
楊昌達
2个月前 (02-14) 76℃
0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