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死之人,必将在生死之间奋力挣扎,因此,一旦咽气,尸体内就留下了一种不甘死亡的怨气,古人将这种怨气称作殃煞。殃者,怨生祸也。
在某一特定时间内,殃煞会从七窍溢出,飘向某一方位,这叫出殃。如果不慎撞到,可能招引不祥。尤其那些暴亡之人,怨气更为浓郁。鉴于此,清代《协纪辨方书》曾作驳斥。本文旨在研究传统文化,并非宣扬迷信。
1.根据死亡月份,以月将加死时,男命顺查天罡“辰”字、女命顺查河魁“戌”字,为出殃日时。
例如,一男性死于五月某日巳时。五月月将为未(小吉),将未加巳上,顺行:未加巳、申加午、酉加未、戌加申、亥加酉、子加戌、丑加亥、寅加子、卯加丑、辰加寅。辰为天罡,因此,出殃日时为寅日、寅时。
又如,一女性死于六月某日亥时。六月月将为午(胜光),将午加亥上,顺行:午加亥、未加子、申加丑、酉加寅、戌加卯。戌为河魁,因此,出殃日时为卯日、卯时。
上面查法很是繁琐,明代朱权所著《臞仙肘后经》①中的查法比较简单,现整理如下:
正月将,巳上起子;
二月将,午上起子;
三月将,未上起子;
四月将,申上起子;
五月将,酉上起子;
六月将,戌上起子;
七月将,亥上起子;
八月将,子上起子;
九月将,丑上起子;
十月将,寅上起子;
冬月将,卯上起子;
腊月将,辰上起子。
根据上述死亡月份的起点,男命数至死时地支,即出殃时间;女命数至死时地支的对冲之宫,是出殃时间。切记。
仍如上例男命,死于五月某日巳时。五月将,酉上起子,顺行:子加酉、丑加戌、寅加亥、卯加子、辰加丑、巳加寅。死于巳时查到寅,因此,出殃日时为寅日、寅时。
仍如上例女命,死于六月某日亥时。六月将,戌上起子,顺行:子加戌、丑加亥、寅加子、卯加丑、辰加寅、巳加卯、午加辰、未加巳、申加午、酉加未、戌加申、亥加酉。死于亥时查到酉,酉的对宫为卯,因此,出殃日时为卯日、卯时。
①所谓臞,读qú,清瘦。臞仙,就是体态清瘦,具备仙风道骨的老人;肘后经,意思是挎在肘上可以随时查看的经典。
2.根据的死亡日期,男性查干、女性查支,推其墓位,即殃煞出方。
所谓墓位,即金墓在丑、木墓在未、火墓在戌、水土墓在辰(皆以阳性为准)。
比如,男性死于甲子日,甲为木,木墓于未,未在西南,就是说他的殃煞之气飘向了西南方。
又如,女性死于甲子日,子为水,水墓于辰,辰在东南,就是说她的殃煞之气飘向了东南方。
根据出殃时间和方位,应把对应方位的门窗敞开,以利于殃煞顺利散去。下葬后,在死者出殃方位喷酒,或洒醋,以禳不祥之气。
3.殃煞高低与深浅。
首先认识一下干支先天数:
甲己子午九、乙庚丑未八、丙辛寅申七、丁壬卯酉六、戊癸辰戌五、己亥为四数。
比如甲寅日故去,甲九寅七,共一十六数,即一丈六尺高。这是亡魂怨气离去时所漂浮的高度。同时,也是亡魂下沉到地府的深度。
离地一丈六尺,相当于现在的4.3米,所以,丧家可以自由活动,不必担心与殃煞相撞。
4.殃煞不出
出殃时间若遇到太岁、太阴①、大耗②、小耗③、勾神④、绞神⑤,则殃煞不出。殃煞不出是不吉利的,丧家主重丧,必须禳解方吉。
①太阴:子年逢戌、丑年逢亥、寅年逢子、卯年逢丑、辰年逢寅、巳年逢卯、午年逢辰、未年逢巳、申年逢午、酉年逢未、戌年逢申、亥年逢酉。
②大耗:即日辰与太岁相冲。比如子年逢午。
③小耗:子年逢巳、丑年逢午、寅年逢未、卯年逢申、辰年逢酉、巳年逢戌、午年逢亥、未年逢子、申年逢丑、酉年逢寅、戌年逢卯、亥年逢辰。
④勾神:子年逢卯、丑年逢戌、寅年逢巳、卯年逢子、辰年逢未、巳年逢寅、午年逢酉、未年逢辰、申年逢亥、酉年逢午、戌年逢丑、亥年逢申。
⑤绞神:子年逢酉、丑年逢辰、寅年逢亥、卯年逢午、辰年逢丑、巳年逢申、午年逢卯、未年逢戌、申年逢巳、酉年逢子、戌年逢未、亥年逢寅。
5.禳解殃煞不出。
金精石(矿物药 蛭石)、银精石(矿物药 云砂)、辟殃砂(矿物药 辰砂)、鬼箭草(草药 鬼针草)、鬼见愁(草药)、安息香(植物分泌物)六味等分研末,以井华水(早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泉水)调和,洒遍房间。
亡灵有出殃,也有回殃。点此参看下文:详解尸体“殃煞”之“回殃”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详解尸体“殃煞”之“出殃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