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摘录民国余哲夫所著《符咒全书》
1.吞符要诀
吞服之符,大多数为治病所用。法于画就之后,方能既定(或向东,或向南,《符咒全书》中各有注明)。即以右手执符之上端,姿势既正,心口相对,即将符就鼻端,口凑上,从下方啖⑴上,吞下即为合度。吞符时,应空心肚,清晨日出时,最为适宜。又应漱口三次。
2.焚符要诀
焚符大略如前。方向既定,倘须于焚化时,诵咒者最宜注意,一手执符之上端,火从下烧上,火著纸角,口中即诵咒,须心口相应。焚完时,适咒亦诵毕,此第一要点,不可忽视。焚符所用之火,切不可向灶中,或他处取来,须新火为宜。焚符用纸之大小,视所诵咒字句之长短为度,取其焚化时间与诵咒时间相等,则火熄时,咒亦能诵毕也,此为最要之点。
3.粘符要诀
镇压所用粘贴之法则,亦有一定之法则。如粘于户者,应粘在户之上限正中,粘于梁上者,则须粘于最高正中之梁上,不可稍偏。偏则不验。当粘贴之时,则须家主亲自净手执行之,切不可委诸于妇人小儿,盖亦须昭郑重也。如怪物出现等符,以夜半子时粘贴为宜,并不许“四眼”⑵见,最为灵验。
4.祝符要诀
此“祝符”非言“祝由”也,不用纸墨笔砚,即以右手指书空⑶,亦解禳之一种,随处随意可行。如夜行,却除鬼魅等,口中诵咒,亦须口与指同时毕事,书定时笔顺之先后,与画符相同。但书空时,脚跟应立定,心中别无他念,志诚出之。诵咒尤须一口气出之,指法亦不错乱,行之自有不可思议之効力焉。
5.埋符要诀
埋符者,镇压邪鬼,或土地不吉。法先画一道,用厚纸,或画在木板上更佳,于清晨日出之际,不为他人所见,依方向挖地深一尺许,先以洁净之黄纸一张,铺在下面,然后将符平铺在上面。如埋在东方,符亦须对东方,以次类推。如符与它物同埋者,符在上面,它物在下面,切不可将符盖没,此最宜注意。
6.佩符要诀
佩符者,将所画之符,佩带于身,是预防邪侵之要诀。例如男子定婚而妻死,女子将嫁而夫亡,皆不祥之事也。不祥之事应有以禳解。预防两方鬼物之恶临,则画符以佩之;再如小儿无知,易被邪侵,亦当佩以灵符。佩符之要诀:当先画符一道,用黄布制一小袋,依符之大小为之(佩带之符纸张,应二三寸大小),即将符装入袋中,附入黄豆七粒,灯心⑷七根,日常佩带可却鬼魅,逢凶化吉,百试百效。
7.设坛研究
祝由治病,必须别辟静室,设太乙真人之坛,亦如扶乩请神之,必设济祖灵坛也。法须择一静室,大小不拘,为女子鸡犬不到之所,中题“太乙真人神位”字样。扶乩之坛,须题“济颠老祖神位”字样,供列香案。扶乩者多乩盘、乩笔⑸等类,有所请求,则斋戒入内,有求必应焉。
8.治病研究
符咒除“祝由”除病之外,亦多应验之灵奇。如《符咒全书》中之除“疟疾”一符,古老相传,莫知何人所创造,苟画符得其道,服之虽仙丹无其神速。它如鱼骨梗喉等皆有神効。但有要诀,画疟疾画时,画到中一字时,即起诵(“吾从东方来”句……)至结尾适诵毕,下一字亦不须念咒。“鱼骨梗咒”“化水”二字,及下三点,皆不须诵咒。如法行之,有回天之功,神奇莫测焉。
9.镇邪研究
镇邪与辟祟异。镇邪者,在未入邪以前,用灵符以镇压预防之。例如门对坟墓,风水不利,均宜镇压。镇压之法,照例画就镇压。夜半子时,或清晨,对不利之方向粘贴之。粘贴之时,须家长亲自执行,不可他人眼见,则其正气,自能克邪而有余。
10.辟祟研究
祟已发现,用符咒以辟之。亦犹匪盗为患,地方官用兵将以诛之,苟用兵得其法,或诛、或抚,号令施行得其道,则不崇朝而匪化为良民矣。不得其道,东窜西突,仍无效验,符咒亦然,是在用之得其道。例如用“驱狐”之符以除鬼魅,则无益也。反是亦适为老狐所笑,一失威信,更肆猖獗,慎之慎之。
11.禳灾研究
灾祥之先见,亦因人事之不修⑹,上干神怒⑺,予以致之。故欲禳灾,必先深省自己之作为,有无失德之处,有神舛谬之处,致得罪神祗,反躬自省,力行善事,此根本之图也。古人行此禳灾之符咒,不过发行一种祷告之罪状,开人⑻以祷告之路。吾人徒持禳灾之符咒,以为有持无恐,任意妄作妄为,如是灾眚之见,仍不稍免,决非根本之图也。故鄙意太上贵修德⑼。禳灾之符咒,不过备一种格式而已。
12.解毒符咒
《符咒全书》符咒全书中之“解毒”符咒,予研究有素,因未实验,不敢深信无疑。当在存亡危急之际,生命等于千钧一发,用书中之符咒,试之则可。若谓恃此而不恐,坐以待变,则予敢大声疾呼以告诸君,决乎不可!盖符咒一道,凭乎性灵,非人人用之而见效。有甲用之而效,乙用之而无效者,试之则无妨事也。非如药石之足以误人也。在理当符药并进,变方救济,则无误大事矣,慎之慎之。
13.行功研究
行功之法,足以强筋骨,壮精神,略如八段筋⑽,深有效验。《符咒全书》中,有迎日却病之功,予奉行已久,有意想不到之效力。予年八十,尚如五十许人,童颜鹤发,不知劳倦,非此之功其谁归?它如陈搏安睡功、宁神却疾功、添精益髓功、精灵养性功、归魂返魄功、宣音开喉功、调经种玉功、金刚百炼功、天罡按摩功等,均有妙绪⑾。吾人苟持行不倦,确有效验,予敢为诸君保险成功焉。
14.隐遁研究
隐遁之法,神仙秘授,寻常人五漏之躯⑿,有利欲之念,决难骤见功效。《符咒全书》中各节,亦不过备一格式,徒有学理,难成事实耳。好奇之士,可不必试验,徒费光阴耳。
15.步诀研究
步诀者,如《符咒全书》之“罡诀”、剑诀”、“禹步”等类,皆有一定之法。此即吾人与神明相见时一定之仪式,非当面指授,不能明了,良以笔墨绘图,不足以达之。阅者诸君,必欲习此,只须就近询诸道士或法师,一学便知道士与法师皆习为之,无甚秘诀也。
16.祝由研究
祝由十三科,所用之研究,与它项研究不同,其应验在祷告神明。神来扶佑,苟志诚出之,不必注重在符咒也,唯所用符咒大槪与药物同饮。其法设坛以后,焚香祷祝,手续完备,即将应用之药物煎好,然后画符诵咒(此项符亦用裱黄纸写至极小,如方块字大),即将符氽在碗中,先吞气一口,然后连符连水一并咽下,有神效焉。
17.扶乩研究
扶乩请仙之法,近世士君子行之甚虔。其法设一坛,以若干人为在坛弟子,供“济圣”像,备乩笔沙盘,诚心叩之,两人持乩笔,苟神仙降坛,乩笔自能盘旋作字,或七言诗句、或谜语、或药方,均有至理。其手续及应用各种符箓,详《符咒全书》第四卷,大抵以志诚之心格神明之下降也,深足研究。
18.圆光研究
市上有所谓五雷、圆光⒀等类,大半伪法,欺人诈财尚属小事,坏人名誉事大,真正之圆光法,早已失传。《符咒全书》中,有所谓简便圆光法二则,此却完全心理作用,语所谓心虚言露,窃者能流露于不知不觉间,使人觑出马脚也,行之深有效验,且不费金钱也手续,诸君苟有用处,偶一试验,无妨大体也。
应验心得•原文
自《符咒全书》出版以来,风行全国,销达三千部以上,间有实验而有奇效者,纷纷来函证明其妙处。书中“三阴疟疾”一符,因此获愈者,有三百十一人之多,可云骇然矣。其他如寒热肺病等十有九人,行功不倦者有九人,祝由获痊者三十四人,镇解禳祈因而邪退安全者八十六人,驱虮虱毒灵验者三十五人,以上皆有信函可凭,非讏言⒁也,亦可观矣。又有来函证明书中心得,如书中但书用某符以应之,或书用某符以解之,则焚之可也。已有试过称有奇效,而书中有符无咒,或有咒无符者,原本如此,未便增改请诸君谅之。
上海东亚新纪书局(大洋一元)
⑴啖:吃。
⑵四眼:指孕妇。
⑶书空:道教画符的一种方式,指用手指在空中虚画符图。
⑷灯心:灯芯草,东北称水葱。
⑸乩盘,乩笔:道教扶乩用的工具。
⑹不修:不能修身养性。
⑺上干神怒:引起上天神仙发怒。
⑻开人:启发人。
⑼故鄙意太上贵修德:因此,我最大的看法是贵在修身积德。
⑽略如八段筋:大致地讲,比如八段筋。八段筋,一种能够强身健体的气功锻炼法。
⑾妙绪:精妙的内涵。
⑿五漏之躯:专指人类。人有性欲,盈则必泄,所以把人体称为五漏之躯。
针对本词,佛教说男身具七宝,女身有五漏。
七宝:
一有志气之宝,到处游行无畏;
二有主为之宝,行事善掌权衡;
三有成家之宝,善能生财立业;
四有安身之宝,善能辅君养亲;
五有圣智之宝,善能决断是非;
六有安邦之宝,举措上下皆从;
七有定性之宝,善能亲贤袭圣。
五漏:
一漏不能为身主;
二漏不能为家主;
三漏不能为人主;
四漏不能为物主;
五漏不能为圣主。
⒀五雷、圆光:五雷术和圆光术,都是道教的一种法术。
⒁讏言:假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