卲子《渔樵问答》一则 论鬼 原文如下:
樵者谓渔者曰:“人谓死而有知,有诸?”
曰:“有之。”
曰:“何以知其然?”
曰:“以人知之。”
曰:“何者谓之人?”
曰:“目、耳、鼻、口、心、胆、脾、肾之气全,谓之人。心之灵曰神、胆之灵曰魄、脾之灵曰魂、肾之灵曰精。心之神发乎目,则谓之视。肾之精发乎耳,则谓之听。脾之魂发乎鼻,则谓之臭。胆之魄发乎口,则谓之言。八者具备,然后谓之人。夫人者,天地万物之秀气也,然而亦有不中者,各求其类也。若全得人类,则谓之曰全人之人。夫全类者,天地万物之中气也,谓之曰全德之人也。全德之人者,人之人者也。夫人之人者,仁人之谓也。唯全人,然后能当之。人之生也,谓其气行。人之死也,谓其形返。气行则神魂交,形返则精魄存。神魂行于天,精魄返于地。行于天,则谓之曰阳行。返于地,则谓之曰阴返。阳行,则昼见而夜伏者也;阴返,则夜见而昼伏者也。是故,知日者月之形也,月者日之影也。阳者阴之形也,阴者阳之影也。人者鬼之形也,鬼者人之影也。人谓鬼无形而无知者,吾不信也!”
译文
樵夫向渔家问道:“人都说人死之后地下有知,这是真的吗?”
渔家说:“这确实存在。”
樵夫又问:“那么,怎样才能证明它的存在?”
渔家说:“以人的本质就可以证明。”
樵夫接着问:“人的本质是什么?”
渔家说:“目、耳、鼻、口、心、胆、脾、肾之气全备者就是人。心之灵称神、胆之灵称魄、脾之灵称魂、肾之灵称精。心之神表现在目,是为看;肾之精表现在耳,是为听;脾之魂表现在鼻,是为臭;胆之魄表现在口,是为言。此八者全备,就是人的本质。
人,秉天地万物之秀气而生。但也有缺失的人,各归其类吧。假若各方面都占全,就可以称之为全人。所谓全人,其本质具备天地万物的中和之气,所以又可以称作全德之人。全德之人,是人中圣贤,圣贤才能称得上是仁人。所以,只有全人,才能是仁人。
人活世上,生气行于地上。人死之后,形体返归大地。生气行于地上,原因在于神魂相交;形体返归大地,结论就是精魄库藏。
神魂行于天,精魄返于地。行于天,称作阳行;返于地,称作阴返。白天阳行,夜间潜伏;夜晚阴返,白天潜伏。籍此原理,看到太阳就知道月亮,看到月亮就知道太阳,因为月亮是太阳的影子。所以,阳者是阴者的形,阴者是阳者的影,人是鬼的形,鬼是人的影。
有人说,鬼无形且什么都不知道,我不相信!”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《渔樵问答》一则 论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