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显示在全站导航条下方,非常给力的推广位置

芳名穗枝心刚强,辛苦一生徒劳累

望断飞雁 楊昌達 2360℃

姓名:李税姿

出生地:河南省鲁山县辛庄

公历出生日期:1936年6月26日20时左右,农历一九三六年五月初八日戌时,星期五

命宫:庚子

八字:丙子甲午己卯甲戌

大运:8岁起癸巳 壬辰 辛卯 庚寅 己丑 戊子 丁亥 丙戌 乙酉

 

44842511887077118.jpg

分析:
1.祖辈有文化,在旧社会是私塾先生。
2.父辈逊于祖辈,也有些文化。日军侵华期间,曾做过短暂的维持会长。
3.解放前,父辈曾置买几亩地。鲁山解放后,土地改革,被评定为富农。
4.丙火印星为用神。五十年代初,自带干粮,徒步三公里,在鲁山红学读高小。
所谓高小毕业,就是学完了小学全部课程并经考试及格。但当年的学习内容,高小毕业生的文化程度不比今天的初中毕业生差。这种学制起源于民国初期,一直延伸到七十年代,才逐渐废止。
1919年,在美国教育思想的影响下,全国修改学制。1922年,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新学制系统,即壬戌学制。制订该学制的标准是:1.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;2.发挥平民教育精神;3.谋个性的发展;4.注意国民经济力;5.注意生活教育;6.使教育易于普及;7.给各地方留有伸缩余地。
学制细则规定:学生在校的全部教育时间为16至18年。小学到大学共分三段五级:①初等教育6年,分两级:初级小学4年(初小)、高级小学2年(高小)。②中等教育6年,分两级:分初中(3年)、高中(3年)。③高等教育3~6年,不分级。其中大学4~6年,专门学校3年以上。一般情况下,学生6岁入学,24岁大学毕业。
二十年代,甚至七十年代,学生能拿到高小毕业证就成了村里的秀才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六七十年代的农村,大队、生产队,以及企事业单位,担任会计的大多是高小毕业生。
5.自身弱,印星在外,正官贴身相克。
五十年代初,新中国刚刚成立,人才奇缺,各单位都需要有文化之人。县人民医院点名录取,其父亲听说后,毫不犹豫地说:“参加什么工作?什么工作都别干。弄不好要杀头的。将来找一个做生意的人,平平安安过一生。”
几十年间,清朝灭亡,军阀混战,民国成立,国共内战,你争我夺,朝代更迭,新中国刚刚成立,谁也摸不清局势往哪儿发展!还是明哲保身的好。
假如年干为甲木,甲木生丙火,丙火贴身生身,命主现在一定是退休干部,至少是退休职工。当年好多同学,现在都是财政发工资,一个月资数千元,惬意的不得了。可自己却在街上捡破烂,劳苦奔波。
另外,午火为用神。年月子午冲,破了用神。
6.辛金引归时支,冠带之地。
命主一生膝下四男四女八个孩子。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,就是闲不住,整天在街上转着捡破烂。儿女们真是不孝顺?也不算是,而是自己不干着急,闲不住,生成的奔波命。
7.命主姐弟两人,下面还有一个弟弟,死于八十年代初。
戊土劫财为男性弟弟,引归时支处于墓地,这可能是早亡的信息。
命主唯一的弟弟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妻子。
父亲的封建家族思想根深蒂固。儿子已经结婚成家,三十多岁的人了,可自己却毫无自主权,所有劳动所得必须全交由父亲掌管。一旦招惹父亲不高兴,就要被罚跪,甚至还要挨打受罚。
儿媳要零花钱不是向丈夫要,而是想老公公要,这种现象在新社会几乎绝迹。
据说,夫妻关系挺好,但三年都没有生育。不知道他们夫妻的详细原因,两人于八零年前后办理了离婚证,各奔东西。老婆走了没几年,这个弟弟就撇下父母归西而去了。
颇具讽刺意味的是,女方后来嫁给了五里堡附近的石灰窑村,第一年就生了个男孩。看来,注定老李家绝后啊。
8.命主个性极强,从不服输,但一生也无成就。
9.生于己卯日,坐下夫宫为七杀。第一说明丈夫性情古怪,第二说明丈夫的家庭条件偏差。实际情况是,第二条准确,丈夫是胆小怕事的生意人,过日子全凭命主一句话。
命理,虽有一个基本的定理,但很多情况下,也可能脱离这个定理,让人无可适从。是坟地风水?是政治因素?是出生日期记错了?都不好说!
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芳名穗枝心刚强,辛苦一生徒劳累

喜欢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