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鬼邪着人(附身),或啼或哭,或嗔或笑,或歌或咏,称先亡姓字,令人癫狂。有此状者,名曰鬼邪,唯须伏鬼,遣之乃瘥(好)。
1.治之法
正发时,使两人捻①左手鬼门鬼市,两人捻右手如左手法。鬼门者,掌中心是;鬼市者,腕后厌处是。伸五指,挐②手力则厌处是。腕后者,大指根两筋中间是。
一捻之后,不得暂动,动鬼出去,不得伏鬼。又不得太急。若太急则捻人力尽,力尽即手动,手动即鬼出。亦不得太缓,若太缓则不能制鬼,惟须以意消息令缓急得所,复使两人投棕子③刺两肩井④中,缓急如鬼门鬼市法,以鬼伏为限。
若不伏,稍稍急刺。若鬼伏即稍轻刺之。若病患是丈夫肥壮者,则急刺之。量人之强弱消息以意(决定)。若棕尖利,以布物裹之,勿令人伤。亦须诵咒,必臣伏如状貌。中有似伏状,不复相骂。下情⑤求道⑥,叩头求去。(此时)遣一人捉(之),咒师自问:“鬼之姓名、住何州县乡里、年几贯属、伴侣几人。”又问来意有所须(需要什么),为何事来,一依病患口笔写之。若其神伏(形象服从),叩头求去,不敢更住者,且停刺肩井等,依其所须备觅⑦,发遣之。须食与食,须金银车马,即彩画人马像、金银彩帛,随其形貌,悉尽作之。绢帛以白纸作,金以栀子染之。
若是远来之鬼,须给过所(通行证)者,亦即给之。即日早发遣,或待后发遣,亦得。送鬼之时,须桃符一板,长七寸阔三指,综线⑧一条长七寸,以朱书板,上着年号、月朔日子、鬼之乡里、姓名年几、从人头数,告五道大神⑨、河伯将军⑩:“上件鬼某甲等,在我家中作如此罪过,捉获正身,所索之物,并已具给发,遣速出去,不得久停,不得久住。急急如律令!”
①捻:读niē,同捏,又读niǎn。按捏的意思。
②挐:同“拿”,牵引。有版本为“努”,用力也。
③棕子:南方有一种植物叫露兜,叶子扁长带锐刺,可以包粽子。
④肩井:穴位,在肩上。
⑤下情:屈服顺从,诉说自己的境遇。
⑥求道:寻求出路。
⑦备觅:凑齐。
⑧综线:一根线。综,量词,比如一综红线。
⑨五道大神:地府中的大神。
⑩河伯将军:主管河流的水神。
2.炬火禁邪法(去百鬼,断万邪)
养粉火①治邪,亦可以按摩病患。若欲断邪鬼,以养粉火。以一炬火,着户外,令病患住外。又,师捉(握)一炬火,作禹步②烧粉,令病患越火,入户还床。以向者一炬,送大门外道上,去门百步弃之,勿反顾。师取一盆水,着病患户限内,以大刀横上。亦可燃灯置病患屋内。令昼夜不灭,至病瘥③,师捉火炬燎病患身上,随多少治病。咒曰:“粉良天火赫赫,天火奕奕,千邪万恶,见火者避。急急如律令!”
①养粉火: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道家秘法,现在已经无法说清。养,动词,煅养。《庚道集》记载:“硫雄各一两,鹤顶霜一分,同研入盒子。更以霜一分,盖头固济入土釜,内外火五觔煅养之,加火半秤煅伏火,此是纯阳二气丹也。”
硫雄:硫黄、雄黄。
鹤顶霜:叶子上带有红色粉末的灰灰菜,即鹤顶草。
禹步:按照北斗七星的排列位置,转折行走,称作禹步。
瘥:读chài,痊愈。
3.咒水喷病患法
先取净水一器,垽①三。吸气闭目,存鬼神怒五气,击之。咒曰:“持清持浊,持正持水,所为物,无不消化,怒石石裂,怒木木折,邪不干正,危不入身,大道流行,摄录邪精,神祗所怒,玉石皆化,何病不愈,何灾不断?!速出速出。急急如律令。”
①垽:读yìn,本义渣滓、残渣。这里指口中含水,突然吐出,荡涤环境或身体中的疾病。
垽三,就是喝三口吐三口。下文十垽,就是喝十口吐十口。
4.咒水治百病法
先取净水,以器盛之。十垽,曰:“太一之水祖且良,举水向口续神光,大肠通膀胱,荡涤五脏入胞囊。脾肾太仓,耳目皆明,百病除瘥,邪精消亡。急急如律令!”(兴之遍身,然后用之)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唐代孙思邈所著《千金翼方》中的禁经—祝由驱鬼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