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绪言】
《周易》第四十九卦《泽火革》。六爻纳甲法属于坎宫第五卦,五行属水。
上一卦《水风井》,静下心来,总结失败的经验和教训,彻底改变思维方式和处事方针,因此,此卦为《泽火革》。
《革》卦,变革的意思。寓意改变、改革、革新、打倒、驱除、推翻、战争、杀戮。
卦象叙述方式:思想保守,没有作为;祭祀天地,革新在即;改革方案,反复讨论;明确方针,决意革新;果断下令,实行变革;忠心辅佐,莫生二心。
只有改革创新,才有机会使用宝鼎烹饪山珍海味,才有机会鼎盛天下。风助火势,火借风威,大鼎烹饪,热气升腾,因此,第五十卦为《火风鼎》。《泽火革》与《火风鼎》互为综卦。
【卦辞】
〖卦辞〗革,巳日①乃孚②,元亨,利贞,悔亡。
①巳日:祭拜天地的日子。巳,同“祀”。②乃孚:于是,大家信服。
译文
卦辞:革卦,关乎发展的历史时刻,举行重大国祀,虔诚地祭拜天地,感化百姓,让天下信服,大吉大利,适宜把这种做法坚持下去,曾经的悔恨就会消散而去。
辨析
1.所谓“巳日”,祭拜天地的日子。巳,同“祀”。第四十一卦《山泽损》初九爻亦有:“巳事遄往,无咎。酌损之。”巳事,祭祀之事。
2.关于“巳”,十二地支之一,位居第六位,原本用于纪日。西汉之后,随着算命术的发展,赋予十二地支的信息量愈加丰富。易学家认为,一阳之始起于子终于“巳”,一阴之始起于午终于“亥”,巳为东南、亥为西北,故有“天倾东南、地陷西北”之说。
命理学认为,巳火为阴火,其内藏则是阳干,即“戊土、庚金、丙火”,象征母性孕育胎儿,因此,巳火表象是阴火,但其内在却是阳性。因此,巳火具有孕育、收藏、转变、节点的意思。但在商周时期,这种丰富的五行含义不可能存在。
有人解释,巳日是指某一日。又说上午9至11点为巳时,是指巳时。个人认为,这些说法都不正确。一年十二月之中,只有一个巳月,但卦辞不是指巳月;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之中,可能有三十个“巳日”,到底是哪个巳日?至于巳时,一年有365天,到底是哪天的巳时?
综上所述,“巳”不是指某一日,也不是巳时,而是“终点,起点,转折”的意思。古人迷信,遇到大事,就要举行仪式,祭祀上天或祖先,因此,“巳”同“祀”,表示事物发展的转折点,需要举行祭祀活动。
3.所谓“乃孚”,意思是“大家开始信服”。这一点,同其它卦理相同,也就是在关键时刻,利用祭祀方式,把虔诚展示给大家,以便感化天下,使臣民信服。祭祀是一种攻心术。国家遇到重大转变,首要的是大范围笼络人心,比如七十年代末的国家改革,为了赢得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戴,右派分子被平反昭雪超过55万人之多。这是个庞大的数字,他们站起来后必然感恩戴德,冲锋陷阵,拼命工作(不排除个别人变本加厉,兴风作浪)。这就是卦辞所说的“乃孚”,于是相信,于是服气。
4.所谓“悔亡”。为什么要改革?就是因为经历了艰难困苦(困卦),于是,静下心来,总结失败(井卦)。值此转折之际,施行变革,所以,此卦才是《泽火革》。曾经的困苦,那叫“悔”;反躬自省,经过变革,才会“悔亡”。
〖彖曰〗革,水火相息①,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②,曰革。巳日乃孚,革而信也③。文明以说,大亨④以正⑤。革而当⑥,其悔乃亡。天地革而四时成。汤武⑦革命⑧,顺乎天而应乎人。革之时义大矣哉!
①相息:相互制约。息,制约,消灭。②相得:相互符合。得,满意,符合。③革而信也:改革并使之信服。④大亨:物质丰富,万事亨通。大,形容富足。⑤以正:在于正确。⑥革而当:正当的变革。⑦汤武: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。⑧革命:改变天命,指改朝换代。
译文
彖曰:革卦,上卦为兑为泽,下卦为离为火,水盛灭火,火旺水竭,双方互相制约,如同两个女人同居一室,她们的思想根本就不相同,所以称作革卦。关键时刻,祭祀天地,老百姓才会打心底里信服。社会发展给百姓带来了幸福和欢乐,物质满足和精神满足都源于正确的改革。正当变革,曾经的悔恨才会逐渐消亡。天地适时变化,所以才形成了四季。商汤和武王曾经讨伐无道昏君,从而改天换地,那是上顺天意,下合民心。革卦的现实意义太大了。
辨析
汤武: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。
商汤,今河南商丘人,生于公元前1670年,卒于公元前1587年,商朝开国君主。夏朝末期,夏君桀荒淫无度,暴虐无道。大约公元前1630年前后,商汤兴兵伐夏,派兵列阵于鸣条(今山西运城西南一带),鸣条之战爆发。天不相夏,夏桀大败,逃至南巢(今安徽巢湖)病死,夏朝灭亡,商朝建立。
周武王,即姬发,今陕西岐山人,生卒年不详,周朝开国君主。殷商末期,国君纣王荒淫无度,暴虐无道。大约公元前1046年前后,武王起兵伐纣,派兵列阵于牧野(今河南淇县一带),牧野之战爆发。武王杀死纣王,商朝灭亡,周朝建立。
据传,商汤和武王为人仁义,体恤民情,勤政薄敛,故为后世之榜样。
〖象曰〗泽中有火①,革。君子以治历②明时③。
①泽中有火:形容水深火热之中。②治历:审视历史,总结经验。指编订历法。③明时:明察盛衰变化。时,变化。
译文
象曰:上卦为兑为泽,下卦为离为火,泽下有火,水不能安,火不能燃,终必变革,所以称作革卦。君子因此得到启发,制定历法,明察天下盛衰变化。
【爻辞】
〖初九〗巩①用黄牛之革。
〖象曰〗巩用黄牛,不可以有为也。
①巩:捆绑。
译文
初九:巩固政权,思想守旧,就像用黄牛皮捆住了自己一样。
象曰:用黄牛皮捆住自己,不会大有作为。
辨析
《革》卦,是改天换地的前奏。
〖六二〗巳日乃革之①,征吉,无咎。
〖象曰〗己日革之,行②有嘉③也。
①革之:改变原有的制度。②行:军队出征。③嘉:吉庆,吉祥。引申为胜利。
译文
六二:关键时刻,举行仪式,祭祀天地,革故鼎新,此时出兵征讨吉利,没有灾祸。
象曰:关键时刻,举行仪式,祭祀天地,革故鼎新,军队出征大获全胜。
辨析
六二爻阴位阴爻,得正,因此,改革恰当,出兵致胜。
〖九三〗征凶,贞厉①。革言三就②,有孚③。
〖象曰〗革言三就,又何之矣?④
①贞厉:纯正则凶险。贞,思想单纯。②革言三就:确定了一套改革方案,随即又撤销,如此反复研究讨论。③有孚:大家信任。④又何之矣:又有什么其它办法呢。又,加重语气,难道还有。何,什么。之,其它。
译文
九三:出兵不利,思想保守就会出现危险。改革方案确定一次,又撤销一次,如此反复讨论研究,大家才放下心来。
象曰:反复讨论改革方案,又有什么办法呢(寓意慎重)?
辨析
1.所谓“革言三就”,制定了一套改革方案,随即又撤销。形容反复讨论,再三研究。革言,讨论改革方案。三,形容词,无数次。就,确定。
2.九三爻阳位阳居,得正,与上六遥相呼应,寓意与人商讨。也就是听取汇报,斟酌思考。
〖九四〗悔亡。有孚①改命,吉。
〖象曰〗改命之吉,信志②也。
①有孚:有信心,有决心。孚,信心。②信志:坚定的信念。信,坚信。志,思想。
译文
九四:曾经的悔恨消失。具备坚定的信心才能改变天命,吉利。
象曰:改变天命之所以吉利,原因在于坚信自己的志向。
辨析
九四爻阴位阳居,不正,但紧邻九五爻,喻义献计献策,辅助君王。
〖九五〗大人①虎变②,未占有孚③。
〖象曰〗大人虎变,其文炳④也。
①大人:君王,朝中重臣。②虎变:像猛虎一样果断地变革。蕴含使人畏惧的意思。变,行动,变革。③有孚:大家畏服。④文炳:彰显才华和美德。文,才华,美德。炳,显耀,轰动。
译文
九五:君王施行改革就像猛虎一样果断,不必占卜,别人也会畏服。
象曰:君王施行改革就像猛虎一样果断,他的才华和品德像虎身一样,威严而又光彩。
〖上六〗君子豹变①,小人革面②。征凶。居贞,吉。
〖象曰〗君子豹变,其文蔚也。小人革面,顺以从君也。
①豹变:像豹子身上的花纹那样变化。比喻一个人思想变好。②革面:改变面貌。含有贬义。③文蔚:文采炳焕。蔚,读wèi,本义草木旺盛,比喻壮观。
译文
上六:君子转变,如同豹子换毛,小人转变,只是表面改变。此时出征凶险,应该居守正道,才会吉祥。
象曰:君子转变,如同豹子换毛,光彩斑斓。小人改变面貌,那只是为了顺从君王。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《周易》第四十九卦,泽火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