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显示在全站导航条下方,非常给力的推广位置

《周易》第五十九卦,风水涣

易经正解 楊昌達 6236℃ 0评论

【绪言】

  《周易》第五十九卦《风水涣》。六爻纳甲法属于离宫第六卦,五行属火。

  上一卦《兑为泽》,口若悬河,自鸣得意,话多就会泄露自己的弱点,因此,此卦为《风水涣》。

  《涣》卦,涣散的意思。寓意涣散、解散、解体、溃散、分化、瓦解、分别、离开、放弃。

  卦象叙述方式:借助外界力量,以达到发展目的;摒弃固有的思想和路线,切入时代的主旋律;自己决意放弃,内心无怨无悔;瓦解蛮夷群体,改变落后面貌,这是社会文明的信号;部落解散,酋长落魄,小部落融入大国之中,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;部落首领丢盔卸甲,落荒而逃。

  废话多,神气散。为人处事,要秉节持重,不动声色,因此,第六十卦为《水泽节》。《风水涣》与《水泽节》互为综卦。

风水涣.jpg

  

【卦辞】

  〖卦辞〗涣,亨,王假有庙①,利涉大川②。利贞。

  ①王假有庙:国君凭借先王的资本。详见辨析。②利涉大川:有利于建立伟大的事业。涉,渡,借指创建;大川,大河,比喻伟大的事业。

  译文

  卦辞:涣卦,亨通,君王借助先王的资本,适宜创建伟大的事业。有利于把这种奋斗的精神持续下去。

  辨析

  1.《周易•萃》也说:“萃,亨。王假有庙,利见大人。”大意是,萃卦,亨通。君王凭借先王资本,适宜接见贤达之士。

  2.王: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。《诗•小雅•北土》: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”春秋战国时期,诸侯国也称王。《六书故》有:“王,有天下曰王。帝与王一也。周衰,列国皆僭(jiàn)号自王。秦有天下,遂自尊为皇帝;汉有天下,因秦制称帝,封同姓为王,名始乱矣。”

  3.假:凭借,借助。《荀子•劝学》:“君子生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。”又如成语,狐假虎威。

  4.庙:供奉祖先的地方。殷商时期,只有皇族和贵族才有资格有条件立庙祭祖。这里的“庙”,是用以区分亲疏贵贱等级的“宗庙法制”,象征皇权正统和政治资本。而不是单纯的“到庙里烧香祭拜”。

  殷商时期,皇权采用宗亲世袭制。比如鲁国,第一任国君鲁文公,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、第二任鲁考公、第三任鲁炀公……他们都是姬姓,代代相袭。作为国君,为了维护国家安定,天下顺服,按时进行宗庙祭祀,用以彰显正统和权威,以防天下纷心。

  5.王假有庙:意思是,“我是正统的继承人”。如果翻译为“国王到庙里烧香祭拜”,那就偏离了卦辞含义。除了法定的祭祖日期,君王也没必要总去烧香祭拜。既然去烧香祭拜,那是遇到了棘手的事务,或有某种政治企图。

  6.《涣》卦,有涣散之意,凡事占到此卦,都是不顺利的征兆。求财,散而无财;求官,散而无官;求婚,散而不成。

  7.卦辞说“亨通”,那只是说“祭祖顺利”,而不是万事都顺利。其实,《涣》卦是不顺利的征兆。

  〖彖曰〗涣,亨。刚来而不穷①,柔得位乎外②,而上同③。王假有庙,王乃在中也④。利涉大川,乘木有功也⑤。

  ①刚来而不穷:具备拼搏精神才不至于贫困。②柔得位乎外:外事活动不卑不亢。乎外,对外。③而上同:并且符合上天的意志。而,也;上,上天;同,一致。④王乃在中也:因为君王的血脉正统。乃,因为;中,特定范围,借指血脉正统。⑤乘木有功也:乘坐木船才能大功告成。这是比拟手法,详见辨析。

  译文

  彖曰:涣卦,亨通。具有拼搏精神就不会遭受穷困,对外活动讲究中庸恰当,不卑不亢,这也符合上天的意志。君王能够借助先王的资本,那是因为他的血脉正统。适宜创建伟大的事业,那是因为他左右逢源,顺水顺风,就像乘坐一艘木舟一样,能够轻松地渡过大江大河,创立伟业。

  辨析

  1.刚来而不穷:具备拼搏精神才不至于贫困。刚来,指九二爻;来,具备,呈现;穷,困阻,穷困。

  2.柔得位乎外:外事活动符合中庸的品质。柔,指六四爻;得,符合;位,恰当;乎外,对外活动

  3.上同:符合上天的意志。上,指上卦,这里寓意上天。比如,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:“文王在上。”上卦为巽,寓意柔顺、谦逊。

  4.王乃在中也:因为君王的血脉正统。在中,指九五爻,寓意嫡长子继位,血脉正统。

  5.乘木有功也:乘坐木船才能大功告成。木,木舟。船上有帆,顺风而行,因此,象征“运气亨通”。

  6.《风水涣》,下卦为水,上卦为木,犹如木舟在水中划行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里不能认为巽卦就是木

  7.关于五行和八卦属性。

  五行学说始见于《尚书•洪范》:“五行,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”。《洪范》一章,是说3100年之前,即周朝建立的第二年,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治国方针。关于《洪范》一书,多数学者认为成书于几百年之后的春秋,即2500年前后。

  八卦配五行,始见于《说卦传》。该书第十一章说:“乾为金…坤为地…震为雷…巽为木…坎为水…离为火…艮为山…兑为泽。”文中只明确提出“乾为金、巽为木、离为火、坎为水”。但没有指出震为木、兑为金、艮为土。 

    不过,第十一章提到坤卦时,说:“坤为地、为母……”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坤为土,但大地自然是土。

  《说卦传》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,或是西汉时期。相比周文王书写卦辞,晚了500年之久。所以说,卦辞中的“木”,是指木舟,不一定是指五行中的木。

  〖象曰〗风行水上,涣。先王以享①于②帝③,立庙④。

  ①享:受用并供奉。②于:介词,在,向。③帝:上天,上帝。④立庙:建立宗庙。

  译文

  象曰:下卦为坎为水,上卦为巽为风,风行水上,涟漪频频,称作涣卦。先代君王由此得到启发,享受上天的恩赐,并用祭品回敬上天,因此,顺承天意,建立宗庙。

  辨析

  1.风吹浪涌,水波四散。风平浪静,水面自安。此乃大自然“散而又聚”之理。先王由此得到启发,供奉上天,建立宗庙,笼聚人心。《周易程传》说:“收合人心,无如宗庙。祭祀之报,出于其心。故享帝,立庙,人心之所归也。紧人心,合离散之道,无大于此!”

  2.享于帝:享受上天福禄,并用祭品供奉上天。享,受用并供奉。意思是,“立庙”是上天的旨意。所谓“天子”,就是天的儿子,自然是“享于帝,而敬乎天”。

  

【爻辞】

  〖初六〗用拯马壮,吉。

  〖象曰〗初六之吉,顺也。

  译文

  初六:借助外界力量,吉利。

  象曰:初六爻之所以吉利,原因在于外界力量强大,做事顺利。

  辨析

  《周易•眀夷》六二爻:“夷于左股,用拯马壮,吉。”左腿受伤,骑马前行,吉利。

  用拯马壮:借助马的力量,骑马前行。用拯,借助的意思。寓意借助外界其它力量。比如早期共产党,势单力薄,必须借助共产国际的力量,才能逐渐壮大;抗日战争,国民政府借助美国的力量。

  〖九二〗涣①奔②其机③。悔亡。

  〖象曰〗涣奔其机,得愿也。

  ①涣:离散,摈弃。②奔:投入,奔赴。③机:关键。

  译文

  九二:摈弃固有的思想和路线,奔赴关键的事业当中去。懊恼才逐渐消失。

  象曰:摈弃固有的思想和路线,奔赴关键的事业当中去。那是自己的心愿。

  辨析

  1.涣:抛弃原有的思想和路线。指解放思想。

  2.涣奔其机:抛弃原有的思想和路线,奔赴关键的事业当中去。比如,汪精卫曾是国民党要员,但在抗日战争中,悲观失望,于是,寻机与日军秘密谈判,从而走上了“曲线救国”之路,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大汉奸。

  又如,孙中山逝世后,国共决裂,共产党组织工农运动,拉起了自己的队伍,建立红色根据地,这也是“涣奔其机”。

  3.机:机会、机缘、时机、关键的意思。有人解释:“机”通“几”,指桌子。但依据爻位,以及全文语意,不应该是桌子。九二爻处于下卦,是下卦的唯一阳爻,应当是事物的关键所在,而不是简单的一张桌子。

  如果是桌子,按照爻位,也应该是桌腿。

  〖六三〗涣其躬①,无悔。

  〖象曰〗涣其躬,志在外也。

  ①躬:自己,自身。

  译文

  六三:信念不同,决意离开,无怨无悔。

  象曰:自己决定离开,那是因为自己志在四方。

  辨析

  涣其躬:内心决定离开。既然自己决意离开,自然是信念和理想不同。

  〖六四〗涣①其群②,元吉。涣有丘③,匪夷所思。

  〖象曰〗涣其群,元吉,光大也。

  ①涣:瓦解。②群:群体,社会团体。③丘:通“区”,区域。

  译文

  六四:瓦解某些政治群体,大吉大利。有效地瓦解那些部落群体,这是常人不敢想象的。

  象曰:瓦解某些政治群体,大吉大利,因为这样做能够彰显君王的伟大力量。

  辨析

  1.涣其群:解散某些团体。比如打击“法轮功”,迫使其骨干成员思想转变。

  2.涣有丘:瓦解四方部落(迫使其就范)。丘,地区。某些群体的集聚区,含有贬义。《周礼·地官·小司徒》:“四邑为丘。”

  3.涣其群和涣有丘,意思基本相同。群,指政治团体;丘,群体的集聚区。

  〖九五〗涣①汗②其大号③。涣④王居⑤,无咎⑥。

  〖象曰〗王居无咎,正位也。

  ①涣:解体。②汗:国家主体。③大号:国号。④涣:解散,遣散。⑤王居:帝王的住所,寓意政权组织。⑥无咎:没有造成灾难。

  译文

  九五:部落解体,废除其国号。进而遣散其政体成员,但没有对其进行打击。

  象曰:政体成员没有遭到打击,这样做非常恰当。

  辨析

  1.汗:即“可汗”,中国古代柔然、突厥、回纥、蒙古等族的君长的称号,代表国家。

  2.涣汗其大号:部落解体,撤销了部落称号。前苏联解体,就是“涣汗其大号”。但有人译为:“像挥发身上的汗水一样发布重大的命令。”把“汗”译为“出汗,流汗”。

  古往今来,没有听说过帝王发布命令也会累出汗。以文王之才,也不可能这样去形容。

  3.涣王居:把国王从皇宫中驱逐出来。寓意解散部落政权组织。

  4.无咎:没有造成灾难。指没有打击政体人员。咎,灾祸。比如,周武王率军攻入朝歌,灭了纣王,处死了妲己,但释放了箕子、微子等前朝贤臣。

  5.国家战争,革的是帝王的命,而不是臣属和百姓的命。对于平民来说,就是“无咎”;对于帝王来讲,则是“大咎”。

  〖上九〗涣其血,去①逖②出③,无咎。

  〖象曰〗涣其血,远④害也。

  ①去:逃离。②逖:读tì,辶+狄,指远方。详见辨析。③出:外地,外域。④远:躲避,避开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君子远疱厨。”

  译文

  上九:丢盔卸甲,逃亡外域,只有这样才不会灾难临身。

  象曰:丢盔卸甲,就应当吸取教训,逃亡外域,躲避伤害。

  辨析

  1.涣其血:他的身上流出血液。其,他的;血,血液,也指财物。指身体受到伤害,以及财物遭受损失。

  2.逖:辶+狄。辶,同“辵”,读chuò,走;狄,古代北方少数民族。本意是指,逃往远方的偏僻地区。

  为了躲避新政权的追杀,逃往远方,隐藏起来。比如新中国成立后,国民党残军逃往中缅边境地区,那里人迹罕至,利于隐藏躲避。

  3.出:离开某个范围,指出逃国外。
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《周易》第五十九卦,风水涣

喜欢 (1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