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时易学家京房得学于焦延寿,创立“京房易”,发明“火珠林占法”,也就是六爻卜筮法的前身。到了清朝,王洪绪著《卜筮正宗》、野鹤老人著《增删卜易》,使得六爻预测法更加规范化和实用化,由此,易学进入顶峰时期。
乾隆年间,国力强盛,百姓富庶,每一枚乾隆铜钱辗转流通千百万人,行程千百万里,历经民间千万事,易学家认为这样的铜钱才具有一定的“灵气”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,中国经济蒸蒸日上,百姓安乐,可以说也是国泰民安。既然如此,九十年代之后的一元硬币也可以用来替代乾隆铜币。
六爻预测法讲究:“感而遂通、数由心生”。于是,求测人员利用三枚乾隆铜钱握于掌中片刻,心中默念所测之事,把铜钱抛出,连续六次,乃成卦象。下面,详细谈谈如何利用铜钱(或5角铜硬币代替)摇卦,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。
预测的基本原则
1、不诚不测。意念不纯则信息不准确,反映到卦中的信息也不会准确。
2、无事不测。当作游戏玩玩不要测,测也不会准确。
摇卦的具体方法
首先准备三枚铜钱(或硬币)。
无字的一面叫做“背面”,有汉字的一面叫做“正面”。
摇卦时,只需记下每次摇卦出现几个“背面”,共摇6次成卦。
具体操作步骤
1、三枚铜钱放于手心,双手合扣,意念集中于所测之事,默念片刻。
2、然后,双手摇动手中的铜钱数次,抛落地下,注意查看三枚铜钱出现几个“背面”——-不外乎出现以下四种情况:
一个背面,记作“、”
两个背面,记作“、、”
三个背面,记作“O”
没有背面,记作“X”
如此反复操作,连续6次。
3、摇卦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,从下向上排列:
第六次摇出的铜钱信息(几个“背”),放在第六位,叫上爻;
第五次摇出的铜钱信息(几个“背”),放在第五位,叫五爻;
第四次摇出的铜钱信息(几个“背”),放在第四位,叫四爻;
第三次摇出的铜钱信息(几个“背”),放在第三位,叫三爻;
第二次摇出的铜钱信息(几个“背”),放在第二位,叫二爻;
第一次摇出的铜钱信息(几个“背”),放在第一位,叫初爻;
人世间的一切事物的规律均是“从小到大”,所以,必须遵循“从小到大”的原则来排列。
1.有人问:为什么摇卦时只记铜钱的“背面”,不记“正面”?你想想,只要记住出现几个背面,也就知道出现几个正面了。
2.有人又问:那如何判断吉凶呢?答:这个问题不是本文的内容,也不是一篇两篇文章能够说清楚的!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怎样使用三枚铜钱摇卦?